网罗天下体育资讯

邵佳一:中国足球最后的辉煌,应该怎么办?

  • 时间:2024-03-13 21:14:49|
  • 来源:欧洲杯直播吧

首先声明一下,我不是足球专业人士,对足球技战术只有一知半解。 不过,我热爱足球,长期关注足球中国足球联赛发展历史,对足球发展的历史也有一些了解。 同时从事区域(行业)发展规划咨询工作。 因此,本文不涉及足球的具体技战术,而是从促进中国足球发展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。

按照我们规划的正常逻辑,我们首先讲现状,然后分析问题,找出优势、劣势和制约因素,然后提出下一步的发展目标、发展路径、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。 今天,我们仍然遵循这个逻辑。 不过,由于它不是正式的规划文本,我相信没有人对目前的情况和目标感兴趣。 因此,下面我们来谈谈两个问题。 一、中国足球为何落后? 第二,中国足球要想崛起,该怎么办?

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问题。 中国足球为何落后? 有人说是球员不好,有人说是主教练不好,有人说是足协不好,还有人说是青训不好。 两者都正确,又都不正确。

回顾历史,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上升,而中国足球却不断走下坡路。 40年来,除了足球之外,中国还真没有哪个细分行业这么惨。 为什么? 一句话,管理层犯了一个错误! 这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
首先,职业化破坏了原有的青训体系。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市场化改革与俄罗斯的“休克疗法”非常相似。 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培养体系一夜之间被摧毁。 中国足球最后的辉煌——2004年亚洲杯,是由邵佳一、郑智这群1980年代初的球员踢的。 他们是原来职业队体系培养的最后一批人。 中国足球市场化改革的发起者们从来没有意识到(直到今天也没有意识到),首先,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人才的支撑。 没有成熟的行业人才培养体系,行业就无法快速发展; 其次,市场化改革后,政府的关注点将从市场能够自行决定的事情(即联赛)转向市场无法有效解决的事情(即青训) 。

二是职业俱乐部培育不重视,市场主体不足。 专业化实际上就是市场化,用市场的方式解决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问题。 然而,市场化的本质不是引入社会资本,而是优胜劣汰。 其基本前提是市场能够以低成本进入市场,然后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提供更高效、更高质量的供给。 最关键的是放宽市场准入门槛,加快市场主体的引进和培育。 正因如此,各地都无一例外地将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和产业的首要任务。 但中国足球呢? 与其他所有行业和行业不同,这里不注重市场主体的培育,也不存在低级别、地区级的职业或半职业联赛体系。 专业化以来,市场主体有多少? 从甲乙联赛到现在的中超、中甲,总共不到30家市场主体(俱乐部)。 其他俱乐部都被划入了乙级联赛。从乙级联赛升入甲级联赛,除了成绩之外还有很多条件。 ,没有培育期,也没有培育援助计划。 换句话说,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是伴随着垄断的,一小部分人垄断了足球的权利。 这些俱乐部面对的是数亿中国球迷和万亿级的中国市场。 他们不需要努力工作。 反正一个省市也只有几支球队。 如果我们不关心他们,我们应该看谁? 如果广告商不寻找他们,谁会呢? 为什么足球运动员的薪水那么高? 答案就在这里。 除非大家真的不看足球了,否则无论他们踢得多么糟糕中国足球联赛发展历史,你也只能看到他们。 更为严重的是,市场主体太少,直接抑制了人才培养。 因为市场主体少,也就意味着对产业人才的需求并不大。 现在,中国足球一年需要的人数,按照每支球队招收3、4名新人计算,全国总人数不足100人。更不用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训练了。从初中毕业到能够加入职业队伍,需要五年的时间吧? 选择五年内全国只有100人才能找到工作的专业(而一旦进不了行业就什么都没有了)需要多大的勇气? ! 因此,即使校园足球现在很风光,但初中毕业后,那些年轻球员最理性的选择就是放弃足球去读高中,进入大学,或者接受职业技术教育,成为技术工人。 。

第三,考核体系导致短视。 竞技体育的绩效考核制度是怎样的? 到目前为止,一切都与成就有关。 对于主教练和直接球队经理来说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 对于行业管理者来说,怎样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呢? 至少有青训、足球普及率(踢球多年的人数)、足球俱乐部数量、注册球员数量、各级比赛总数等行业发展的基本指标,等等都必须考虑在内,对吗? 要形成标本兼治的考核体系,并以此确定主要负责人的晋升和晋升。

以上就是中国足球落后的关键。 要解决它,路径其实并不复杂。

一是完善领导和组织机制。 大家都指责足协,但有时其实是不恰当的。 很多事情不是足协或者体育总局能管的(那些不是真正专业化、市场化的,比如乒乓球,是他们直接管的)。 教育部(主管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)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(主管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)对青少年培训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; 国家发改委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密切相关; 发展需要资金支持,这是金融的问题。 各部委都需要参与……所以应该成立至少部级的联席会议,协调解决方案,安排和监督各部门任务和职责的落实。 建立科学、标本兼治的绩效考核机制。 责任落实到个人,好人有奖,坏人有惩罚。 此外,党的建设要发挥引领作用中国足球联赛发展历史,发挥战斗堡垒作用。 如果比赛(特别是国家队比赛)作风懒惰、意志薄弱怎么办? 纪委、监察部门要跟上并加强检查监督。 该问责的必须追究责任,对造假、贪污、玩忽职守、滥用职权的,要依法严惩。

二是加快培育市场主体。 降低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注册门槛,扩大职业联赛规模,提高职业联赛的级别(中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相当于整个欧盟,所以没有必要将职业球队限制在30支以下) )。 参考引进外资促进其他行业发展的成功经验,可以考虑引进国外高水平俱乐部来华投资设立俱乐部,参加中国联赛。 比如,皇马、国米、拜仁等欧洲豪门如果愿意在中国设立俱乐部,可以引进球员直接参加中超联赛,可以放宽外援限制(或者只要求引进球员)。几个中国玩家玩)。 大力发展半职业、业余联赛,鼓励组建各类职业、半职业足球俱乐部,将全国联赛多层次划分,鼓励各地举办半职业、业余地区联赛。 不要低估业余联赛和半职业联赛的作用。 相当多的足球运动员都是大器晚成的(比如德国著名前锋米罗斯拉夫·克洛泽)。 这些年轻时没能进入职业队青训体系的球员,绝对可以通过努力从低级到高级。 在半职业和业余联赛中脱颖而出。

三是建立与学校教育系统相衔接的青少年培训体系。 按照我国的教育理念,一个行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正规的教育体系。 即使是艺术领域,比如电影演员、歌手,大多数人也是学教育专业的。 因此,一要抓好校园足球和校外足球训练,在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广泛开展校园足球联赛。 特别是要在北京、上海、武汉等高校聚集的地区广泛开展大学生足球联赛,让高校(特别是知名高校)关注足球运动,引导高校用足球招收学生。培养足球人才,从而激发中小学生和家长对足球训练的热情。 。 二是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设有足球专业。 除了专业的足球培训外,他们还提供其他相关知识和技能,如法律知识、生理心理知识、金融知识、新闻写作知识等,毕业生可以从事足球行业的其他工作(如经纪人) 、足球记者、评论员、技术统计员、评论员等)即使他们不是运动员。 三是建立职业教育与职业俱乐部联动机制,即在足球领域也要开展产学研合作,建立大学生训练基地。

相关标签

中国足球联赛发展历史